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几号出伏是什么意思(“出伏三忌,一年顺利”,“3忌”分别指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3 10:37:12    

在三伏天,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它分别是入伏、中伏以及出伏,入伏,意思就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中伏,是“三伏”的第二伏,即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始,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这段时间。出伏,意思是过了伏天,伏天结束,这三个时间节点,构成了整个的三伏天。

每一个时间节点,要注意的事情不太一样,到了出伏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呢?我经常听长辈说起,出伏三忌,一年顺利,那这个三忌指的是什么呢?8月20出伏,“3忌”分别指啥?答案来了。


出伏一词,源自《淮南子·坠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 这句话的意思是,河从昆仑山流出,潜伏于地下流动了三千里,大禹对此进行疏导,从堆积的石头中冲了出来。伏是潜伏的意思,出伏,就是不再隐藏。

从这句话来看,这个时间节点,是最容易出现变数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阴阳交替,从气候来看,已过立秋多天,那么也就是告诉我们,再夏秋交接的时候,要忌讳什么事情,才能一年顺顺利利,安康顺遂。


忌一:吃生冷食物


所谓的生冷食物,生是指生的食物,即未经过烹饪处理的,冷,是比较凉的食物,在中医中称为寒性食物。比如瓜果蔬菜、水产肉禽等也可以指冰淇淋、奶茶之类的饮品。按照《黄帝内经》中的说法:“生冷寒凉,伤阳耗阴”。

出伏,会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人容易虚弱乏力,同时因为整天对着空调,湿邪也不好外散,如果长时间在体内,就容易造成疾病,此外,生冷的食物,容易导致人肠胃不适,引起腹泻之类的。

忌二:食辛辣之物


秋季,主肺,比较的燥热,如果去吃辛辣食物,容易导致上火不说,还会伤肺气,在《难经》中说:“辛走气,多食则气逆,故辛之所胜者五走阳而急,辛之所不胜者走阴而缓”。吃的辛辣,容易导致人体之气散去,而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是主收敛,宜收不宜散。

吃的过于辛辣,最直接的就是会导致上火,而且人也会特别的难受,甚至会出现乏力等情况,这个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

忌三:贪油腻食物


出伏之后,也正好是进了立秋之后,人们会想着这个时候贴秋膘,认为多吃一点这样的食物,可以给人体补充充足营养,这样在整个的冬天都会特别的舒坦,但是却不知道,这个时候其实是不太适合去吃油腻食物的。

《内经知要》中记载:“肥甘辛辣,油腻之品,最能助湿生痰,滑肠滞气,若过俭形瘦而嗜辛腒者,多生膈证。”当油腻的东西吃的比较多,就容易湿邪横生,痰湿和气滞不请自来。这样就会导致身体的不适。

“出伏三忌,一年顺利”,这个三忌分别指的是吃生冷食物、食辛辣之物、贪油腻食物,出伏的时候,天气相对还是比较干燥的,我们应该多吃清淡食物,同时吃一些酸味食物,开胃消食,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