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3 09:19:31
柳林县位于山西省西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脚下,县境东接离石、中阳二县,西界黄河与陕西省吴堡县、绥德县为邻,南毗石楼,北靠临县,有山西西大门之称。柳林是一块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的文化圣地。柳林是一块藏金蕴银、得天独厚的资源宝地。柳林是一块东联西通、区位独特的交通要地。柳林是一块乘势而上、快速崛起的发展高地。
历史沿革
今县境域春秋时为晋国领地,战国属赵之边邑离石。《史记·赵世家》载:“武灵王二十三年秦拔我蔺”。
赵国之蔺邑在今本县之孟门镇。秦时属太原郡。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封其代共王子熹为蔺侯(古治在今之孟门镇)、忠为隰城侯(治所遗址在本县今之穆村镇与杨家坪之间),绾为离石候。时今县境域分属离石、蔺、隰城等侯国。元朔四年(前125)置西河郡,各侯国皆属之。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废西河郡,其地并入太原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复置西河郡,西晋时西河郡改为西河国,今县境域分属西河国辖下的离石、隰城、中阳三县。
北朝时期,北齐置西汾州,北周大象元年(579)西汾州下设定胡郡,兼置定胡县,郡县治所皆在今孟门镇,本县今之境域大部分属之。后西汾州改称石州。
隋大业元年(605),石州改为离石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称石州。武德三年(620)置西定州,治所在今之孟门镇。贞观二年(628)废西定州,改定胡县为孟门县,县属石州。贞观七年(633)废孟门县,置孟门镇。贞观八年(634)废镇,复置定胡县。
北宋时期,本县今境域先属石州治下的离石、定胡等县,后期部分地区隶属晋宁军。
金时县境大部属石州治下的孟门县,县治仍在今之孟门镇。
元朝初年,孟门、方山二县并入离石,今县境分属离石、宁乡二县。
明初离石县并入石州,隆庆元年(1567)石州改称永宁州,今县境属之。明代后期,今县境属山西承宣布政司太原府治下之永宁州。
清朝时期,今县境分属汾州府治下的永宁州、宁乡县。
民国元年(1912),实行省道县建置,今县境属山西省冀宁道辖下的永宁、宁乡二县。
民国3年(1914),永宁改称离石,宁乡改称中阳,今县境隶属未变。
民国26年(1937),山西省划为七个行政区,离石、中阳属第四行政区。
民国28年(1939),全省下设四个行政公署,离石、中阳改属第二行政公署,今县境仍属离石、中阳两县。
民国29年(1940)1月,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蛤蟆塌(今孟门镇石安村)成立,属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之山西省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四专区;阎锡山政权之离石县政府移驻冀家峪(今贺家坡乡冀家峪)。4月,中共代表王若飞、肖劲光与阎锡山达成以太(原)军(渡)公路为界南北分治的协议,今县境北部遂属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县境南部遂属阎锡山政权之山西省第四行政区。
民国30年(1941)8月,第二游击区行署改名为晋西北行政公署,11月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离石、中阳属行署辖下的三分区。
民国34年(1945),日本侵略者投降,柳林、离石相继解放。
民国35年(1946)中阳县解放,今县境仍分属吕梁地区四专区辖下的离石、中阳两县。
民国37年(1948),离石、中阳改属三专区。
民国38年(1949)2月,离石、中阳改属晋西北行政公署。9月,离石改属兴县专区,中阳改属汾阳专区。
1951年,中阳县改属兴县专区。
1952年7月,离石、中阳改属榆次专区。
1954年7月,方山县与离石县合并为离山县,今县境域隶属关系一直未变。
1958年11月,离山、中阳两县合并,复称离石县。
1959年9月离石、中阳分治,今县境又分属离石、中阳两县。
1971年4月,从离石县西部划出柳林、薛村、军渡、龙花垣、吉家塔、成家庄、孟门、西王家沟、刘家山、贾家垣、结绳焉、枣林、东琉、交口1镇13个公社,从中阳县西部划出龙门垣、庄上、陈家湾、金家庄、留誉、张家圪台、苇园沟、三交、高家沟、石西、贺家坡、杨家峪12个公社组建成新的离石县(原离石县城关及划剩的公社组建成离石郊区)。5月离石县革命委员会移驻柳林镇,7月5日,正式定名为柳林县(离石郊区定名为离石县),隶属吕梁地区。
2003年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吕梁撤地设市,柳林县属吕梁市。
行政区划
民国7年(1918),离石、中阳两县改行区村两级区划。区辖编村,编村下设闾,闾下设邻,分别设有区长、村长、闾长,邻长。每邻居民5户左右,每闾居民25户左右,编村辖居民300~500户。
离石县划为五个区,区公所分别设在县城,吴城、大武、柳林、碛口五地,计辖编村120个。除大武、吴城两区外,其余三个区的辖地大多在今柳林县北山地区。中阳县划设五个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的辖地主要在今柳林县南山地区。
离石、中阳解放后仍然设区,区辖行政村,行政村辖自然村。民国37年(1948),中阳县之锄沟镇、青龙镇划属离石县。
1950年,离石县划为九个区,下设155个行政村,分辖712个自然村。其中,设在今柳林县境的有:
第二区所辖的曹家沟、郝家津、王家山、清泉沟、浪崖底、北墕、冯家塔、龙花垣、后大成、薛村、高辿(高红)、北城、军渡、堡上、贯头、龙沟、杨家坪、沙曲、康家沟等19个行政村,分辖62个自然村、5471户、22364口人。
第三区所辖的薛家坪、枣峁上、刘家坡、兴隆湾、郝家塔、双耳则、碾焉、南瑜、邓家坑、刘家山、大庄、佐主、王家琉、官庄垣、成家庄、张家庄、下段段、高家坑、东庄、白家墕、南坡、村王、石家峁、张家塔、岭上等26个行政村,分辖128个自然村、6177户、25735口人。
第八区所辖的裴家垣、走马梁、柿子垣、车家塔、黄掌垣、东城、穆家墕、青龙、柳林西街、东街、中街、薛家湾、屈家沟、锄沟、前田家沟等15个行政村,分辖74个自然村、4102户、16678口人。
第一区所辖28个行政村中的马家山、王家会、梁家会、孔家山、李家湾、上白霜、下白霜、鸦沟等8个行政村,以及交口行政村所辖的韩家坡、圪垛2个自然村。
1950年,中阳县划为五个区,下设58个行政村。其中,设在今柳林县境内的有:
第二区所辖12个行政村中的高村、惠家坪、后岔、杨家沟底、留誉5个行政村。
第三区所辖的琵琶、刘家垣、宋家沟、郝家庄、长峪、南寺沟、苇园沟、坪上、三交、大成垣10个行政村。
第四区所辖12个行政村中的金家庄、梨树地、辉大峁、西垣、张家湾、高家垣、陈家湾7个行政村。
1953年7月底,中阳、离石二县实行区乡两级行政区划。
离石县划为10区89乡,其中,设在今柳林县境内的有:
第一区所辖10乡中的李家湾乡(5村)、于家沟乡(5村)、王家会乡(5村)、蔡家沟乡(15村)共4乡,30个自然村。
第二区所辖的穆村、李家垣、后大成、龙花垣、薛村、高红、堡上、杨家坪、沙曲9乡,64个自然村。
第三区所辖的成家庄、李家城、任家庄、石家峁、穆家坡、任家山、刘家山、王家城8乡,70个自然村。
第八区所辖的柳林镇、康家垣、柿子垣、东琉、车家塔、屈家沟、前田家沟、青龙8乡(镇),69个自然村。
第十区所辖的枣峁上、吉家塔、军渡、斜删、薛家坪、郝家塔、邓家琉、王家沟8乡,81个自然村。
中阳县划为6区61乡。其中设在今柳林县境内的有:
第二区所辖9乡中的前岔乡和张家圪台乡。
第三区所辖的山头、琵琶、石西、坪上、三交、苇园沟、大成垣、宋家寨、高家沟9乡。
第四区所辖12乡中的龙门垣、南社、梨树地、石盘上、小塔、陈家湾6乡。
第六区所辖10乡中的辉大峁、长峪、郝家庄、南辛安、寨子湾、留誉、中嵋芝、金家庄8乡。
1958年10月,离山县、中阳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撤销区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人民公社下辖管理区,管理区辖生产队。11月,离山、中阳合并为离石县后下辖19个人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之后,全县调整为离石城关、中阳、柳林三个公社。不久柳林公社分设为柳林、留誉、柳林钢铁人民公社,1959年1月,又分设为柳林、孟门、成家庄、陈家湾、金家庄、三交和柳林钢铁七个公社。同年5月,柳林钢铁人民公社并入柳林公社,今县境内调整为柳林、留誉、高家沟、三交、陈家湾、金家庄、龙门垣、薛村、孟门、成家庄、吉家塔、刘家山12个公社。
1959年9月,离石、中阳分治。1961年5月,今柳林县境内共有中阳、离石两县设置的柳林、孟门、成家庄、薛村、吉家塔、刘家山、贾家垣、龙花垣、王家沟、军渡、东城、留誉、高家沟、三交、陈家湾、金家庄、龙门垣、庄上、张家圪台、杨家峪、贺家坡、苇园沟、石西23个公社。公社辖若干管理区,1962年,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965年,柳林公社改为镇。
1971年4月,由离石县划出1镇13个公社和由中阳县划出12个公社组建成新离石县(5月改称柳林县)。同年8月调整区划,从柳林镇划出穆村等16个生产大队组建穆村公社;从柳林镇划出下白霜等4个大队和从离石县交口公社划出李家湾等15个大队组建李家湾公社;柳林镇划剩的26个大队组建薛家湾公社;结绳焉、枣林二公社划归离石县;交口公社及其划剩的高家沟等17个大队划归离石县(原离石郊区)。到1983年底,全县计设1镇25个公社,565个生产大队,1690个生产队。
1984年改行乡(镇)村制。5月12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孟门、穆村、成家庄、下三交设镇,成立镇人民政府。同年7月15日,除镇以外的21个人民公社,全部改设为乡,成立乡人民政府。同时将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9年2月24日,薛家湾乡并入柳林镇。至此,全县共设柳林、孟门、成家庄、穆村、下三交5个镇,西王家沟、刘家山、吉家塔、李家湾、东琉、贾家垣、龙花垣、军渡、薛村、石西、高家沟、贺家坡、杨家峪、苇园沟、龙门垣、陈家湾、庄上、金家庄、留誉、张家圪台20个乡。分辖3个居民委员会和573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计辖34个居民小组,村民委员会计辖1612个村民小组和121个附属自然村(内含无人居住的10个山庄窝铺)。
1991年年末柳林县人口总数为250905人,其中农业人口226407人。全县计有688个自然村(不含13个居民已迁走的自然村),设立573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划为薛村、李家湾、东琉、贾家垣、军渡、龙花垣、杨家峪、陈家湾、庄上、张家圪台、金家庄、留誉、高家沟、贺家坡、石西、苇园沟等20个乡和柳林、成家庄、孟门、穆村、三交等5个镇。
2001年1月,调整为现八镇七乡257个行政村。在全县乡镇撤并中,东窊乡并入柳林镇;军渡乡并入薛村乡,改称薛村镇;龙花垣乡并入贾家垣乡;龙门垣乡并入陈家湾乡;吉家塔乡并入孟门镇;刘家山乡并入王家沟乡;张家圪台乡并入留誉乡,改称留誉镇;苇园沟乡并入三交镇;贺家坡乡并入高家沟乡;杨家峪乡并入庄上乡,改称庄上镇。之后柳林县下辖下辖柳林、庄上、孟门、成家庄、穆村、薛村、三交、留誉8镇和王家沟、李家湾、贾家垣、石西、高家沟、陈家湾、金家庄7个乡。
2011年,柳林县下辖柳林、庄上、孟门、成家庄、穆村、薛村、三交、留誉8镇及王家沟、李家湾、贾家垣、石西、高家沟、陈家湾、金家庄7个乡,分辖4个居民委员会和257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辖34个居民小组,村民委员会辖1612个村民小组和121个附属自然村。
2019年,柳林县辖10镇5乡。即柳林镇、穆村镇、薛村镇、孟门镇、成家庄镇、庄上镇、留誉镇、三交镇、陈家湾镇、金家庄镇、李家湾乡、贾家垣乡、高家沟乡、石西乡、王家沟乡。
2021年5月,柳林县撤销金家庄乡,设立金家庄镇。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陈家湾乡,设立陈家湾镇。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
2023年国土面积128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92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35万。
大美山西欢迎你!
和普威视预计 2025 年日常性关联交易 9800 万元
2025-04-22 01:56:00西门子智能门锁客服人工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2025-04-22 00:02:42玉立壁挂炉客服号码售后号码大全及维修网点查询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2025-04-22 00:00:29歌派指纹锁维修售后号码24小时丨全国400服务点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1 23:57:00华润燃气灶用户售后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1 23:54:23三芃指纹锁24小时售后服务维修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1 23: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