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精兵简政的意思是什么(“精兵简政”动了谁的“铁饭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10:06:55    

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简缩机构。指实行裁减冗员、提高办事效率的改革措施。也指简化某些冗繁的事物。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此消息一出老百姓肯定是拍手叫好,可那些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就要“提心吊胆”了。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概有800万公务员,就是说有可能40万的公务员编制需要精减掉。这样的猜测让部分公务员产生了被精减裁员的焦虑。他们担心自己的“铁饭碗”会保不住,也就是说非编制内公务员很有可能会沦为“临时工”,公务员队伍会不会出现大范围的“裁员”等等。

疫情过后,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裁员减员是常态,所以都想吃公家饭,端铁饭碗。年轻人求稳没有错,但是都这么想,挤在一个地方,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国家就出手了“强化竞争机制,精简行政,不留闲人”。

那这次国家的“精兵简政”,动了谁的铁饭碗呢?对谁的影响比较大呢?

1、我觉得对公检法影响不大。

  • 公检法直接受中央政法委领导。它代表了国家的公平公正,象征着国家的法律威严。所以公检法招录公务员肯定是最严格的,录取的人员基本也上都是真才实学的。既然有本事有能力就算国家精兵估计也很难落到公检法系统上。
  • 比如我老公就是法院系统上班,以前我是不知道,现在是感觉比国家领导人还忙,只要是当事人的电话就必须接,只要是人民有要求的,加班也要开庭审完,星期六星期天加班写判决书是常态,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精兵我觉得就有点说不过去。

2、我觉得对教师行业还是有些影响的

  • 虽然要求进入教师行业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但教师行业参差不齐非常严重,大城市的老师素质或者教学质量肯定是拔尖的,可底层的就不一定了,教学质量差不说,走后门,专业不对口那是常有的事,考编估计也就是有个过场。
  • 比如我上大学那会,我们学校是师范类的,所以教师资格证非常好拿,我是非师范专业的,当时只要交1600就可以直接拿上证,由此你想想,多少老师的教师证是真正考上的,既然没有真才实学,那肯定就有被精简的可能了。

3、我觉得对国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很大

  • 经常听身边的人说,国企事业单位就是“家族企业”,就是说一个领导能带一帮子关系户,基本上都有裙带关系,好多都是有后台,在那蹭保险混日子的,真正干活的根本就没几个人。
  • 比如,上次武汉的一个国企招聘不就公开备注了谁谁之女吗,说是为了公平公正,但是个人都知道这里面的水深的很。难怪近几年都说国企事业单位的效益越来越不好了。没几个专业对口有能力的,效益能好吗,此时不精兵更待何时呢。

4、我觉得对政府各个单位部门影响也大

  • 政府单位部门多,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城市里的政府因为有上面压着基本上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可到了县以及底下乡镇就是“鱼龙混杂”了,混水摸鱼,喝茶聊天的不计其数,一天能干完的活,估计最少也得拖过三四天吧。长此下去,能有办事效率吗。所以必须要整顿呀!精兵就是一个开端。

综上所述,精兵简政主要就是动了企事业单位和底层一些人员的铁饭碗了。机构改革玩的就是“精兵简政”。目的就是取消一些可有可无的机关和单位,不再留闲人。不设有名无实的衙门,不养喝茶看报的闲人。基层单位要杜绝“牌子满天飞”,防止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推行“一竿子插到底”的扁平化管理。

就连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贾庆国也建议:大幅裁减非必要事业单位和人员,如各类行业协会、学会和协会。教授觉得这么多人吃财政饭给党和国家带来不少问题:一是使得政府财政负担过重;二是加剧了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三是增加了反腐倡廉的难度。


所以,精兵简政不但钱要用到刀刃上,人也要用到紧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