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日均10万游客背后的昆明老街城市管理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6:14:00    

嗦一碗米线、喝一杯云南咖啡、尝一块鲜花饼……这应该是来昆明旅游游客必打卡清单。骑共享单车在正义坊停下,锁车后走进昆明老街,来昆明旅游的李女士开启了她的老街文化探索之旅。而她刚刚停下的共享单车放好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辆城市管理电动车停下,4名城管队员迅速将车辆规范摆放至指定区域,确保街道秩序井然。

7年前来昆明改变创业的许先生,从一个40平方米的铺面经营到现在已经拥有4间铺面,并且还在探寻老街商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昆明老街片区,日均10万人流的背后,是五华区护国街道探索城市管理精细化、人性化的前沿阵地。

昆明老街街景

“一米线让老旧街巷焕发新生

人流一串串地从街头绵延至巷尾,从多品种绿植、萌宠到昆明地道美食,正义路、景星街片区承载着老昆明人的周末记忆。然而,"拥挤"的背后,是那份对待老昆明生活态度的坚守与创新。

护国街道城管中队创新实施"一米线"经营政策,在店外一米的黄线内,商户可以有序展示商品,既规范了经营行为,又确保了游客通行顺畅。许老板在昆明老街做生意已有7年,他感慨地说:"自从扎根这里,我的生意越来越好,从一个小铺面发展到现在拥有4间铺面。随着人流的增多,'一米线'政策让我感受到了精细化管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昆明老街街景

站在街区上,每一个店家都会把店门口变成一个"微景观"空间:青砖墙上垂着藤蔓绿植,复古招牌下摆着藤编摇椅,橱窗边还装饰着店主手作的艺术装置。游客走累了可以坐下歇歇,随手一拍就是ins风大片。宠物咖啡馆在店门口设了萌宠互动区,穿旗袍的服务员会贴心递上拍照道具;老茶馆外摆着围棋桌,铜壶里飘出普洱茶的醇香;连街角修鞋摊都用轮胎改造成了花架,野趣横生的多肉植物引得游客驻足拍照。

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商户的点赞,也让游客在"一米线"外能够顺畅通行,选购商品。游客们举着手机直播着"昆明老街探秘":镜头扫过整齐摆放的鲜花摊,定格在雕花木门后的非遗手作工坊,最后对准了许老板店里飘香的过桥米线——"看,这就是昆明人把日子过成诗的秘诀!"

对月楼街景

绿化和灯光亮化点亮老街夜色

白天,文明街上商户门前的绿植争奇斗艳,从曼陀罗到各种时令花卉,昆明人的绿化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些绿植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2024年刚刚在昆明老街开店的比顿咖啡,把绿植布置在店外不少游客在购买咖啡的同时对于绿植种类的不熟悉还会咨询店员。“买了东西还学到知识,在昆明旅游一切皆有可能。”

当夜幕降临时,从景星夜市一路到昆明老街,错落有致的亮化灯箱将整个片区装点得如梦如幻。

"顺着灯光走准没错!"来自成都的游客林女士举着手机惊喜道。她沿着街角转过来时,一眼就被"嘉华饼屋"门前流动的灯带吸引——暖黄色光晕中,鲜花造型的霓虹灯招牌与橱窗里刚出炉的玫瑰鲜花饼交相辉映,连招牌下方的绿植丛都缠绕着星星点点的串灯。

这些亮化设施不仅提升了夜间的视觉效果,还激发了夜经济的活力。护国街道城管中队的精细化管理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改善上,更体现在对商家和游客的贴心服务上。他们通过定期巡查、宣传引导等方式,增强商家的文明经营意识,配合商家进行店招店牌的定期检查,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确保安全。柔性管理传递城管温度,让老街既保留着历史沉淀的烟火气,又焕发出时尚活力的新魅力。

昆明老街上的聂耳故居

柔性管理传递城管温度

骑共享单车在正义坊停下,锁车后走进昆明老街,来昆明旅游的李女士开启了她的老街文化探索之旅。而她刚刚停下的共享单车放好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辆城市管理电动车停下,4名城管队员迅速将车辆规范摆放至指定区域,确保街道秩序井然。

整齐摆放的电动车

守着人流日均10万人次的老街,精细化管理考验着城市管理者。

护国街道城管中队定期评估现有电动车停放区位置,优化停放布局,提高停车容量。在重点交通节点设置引导指示牌,引导车辆驶入周边非机动车保管站(南屏乐集集市内、世纪广场负一楼)停放,缓解端仕街片区车辆停放压力。 同时城管队员深入周边社区、商圈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小区物业和临街商户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维护门前停车区域秩序。加强动态巡查规范,对未按规定停放的车辆,街道城管队员现场予以制止引导,劝导其将车辆挪到停车线内。

摆放了警示牌的街口

护国街道城管中队每周还将开展2次集中整治,对屡教不改的违停车辆进行拖离,并在明显位置设置温馨告知,违停车辆将拖移至世纪广场负一楼停车场进行统一停放保管。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佟薇

编辑:姜蕾

审核:赵茜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