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0:03:00
近日,包括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内的10部门联合下发《山东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加快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到2027年,山东将基本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疫情早期发现、科学研判和及时预警能力实现较大提升,有效遏制新发突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重点传染病传播流行。
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要建设重点场所“一键预警”响应体系,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学校、民政服务机构等推广使用“一键式”预警信号发送设施,与属地疾控机构建立联动调查与处置机制。加快推进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的部署应用,2025年年底前,实现区域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已接入云HIS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成部署应用率达100%;2026年年底前,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同时,要求学校、幼儿园、民政服务机构接入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的比例达到85%以上。推进部门间传染病及风险因素监测相关信息通过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共享交换。2025年年底前,实现省统筹区域平台与国家数据集成服务平台和前置软件对接。
为推动传染病监测预警体制机制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提到,要开展传染病监测预警创新试点,探索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风险评估机制,2025年,在省属医疗机构和具备条件的市属医疗机构开展试点。2026年,在全部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面铺开。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山东要严格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首诊负责制,2027年年底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85%以上。开展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和发热门诊(诊室)就诊量、重点传染病在院患者数及重症、死亡病例情况监测,促进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提升。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加强对症候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病媒生物与环境相关风险因素、宿主动物与动物源性传染病风险等多渠道监测。对《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中重要病原微生物以及新发突发、重大变异病原微生物实行实验室报告清单制管理。优化完善省级病媒生物监测站点网络,采取固定站点和移动站点相结合方式,开展病媒生物生态学、入侵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抗药等风险因素监测。规范动物致伤人群监测,探索开展流浪犬等流浪动物监测,评估动物源性传染病风险。2026年年底前,建立起覆盖省、市、县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哨点医院监测网络。
在健全监测预警工作体系方面,三年行动计划提到,要加强对口岸与输入传染病和重点场所与行业协同的风险监测,以及社会感知、舆情等相关监测。2027年年底前,完善信息情报搜检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动态监测互联网等公开来源的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实施监测预警实用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分类开展医疗机构、学校、民政服务机构、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等重点场所和关键岗位从事和负责传染病监测预警人员培训,每3年轮训一遍。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健全完善传染病病原学实验室网络,推动实验室资源与信息共享,市、县级疾控机构要建设传染病多病原检测平台,具备病原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快筛快检能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具备常见传染病实验室诊断能力。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常见传染病快筛实验室。省疾控中心加强省公共卫生实验室质控中心建设,分批次开展全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质控,3年内实现室间质控全覆盖。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