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00后挑起服务大梁,3000名青年志愿者护航广交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0:17:00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在团市委、海珠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海珠团区委联合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区委社工部等多个部门,设立100个志愿服务岗位,共遴选3000名青年志愿者上岗服务。以4个志愿服务驿站为阵地,为国内外客商提供营商宣传、赛事推广、场馆指引、办证咨询、语言翻译、文旅宣传、交通指引、简单医疗等志愿服务,用灿烂的服务笑容擦亮广州“志愿之城”的名片。

新生代接棒志愿红,00后挑起服务大梁

在广交会首日,200名青年志愿者身穿志愿者马甲,在展馆外围、出入口、安检口等重点区域上岗服务,为往来客商提供交通指引、办证咨询等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几乎全都是00后的“新鲜血液”。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俄语专业的杜金田出生于2003年,虽然这是她第一次走上广交会志愿服务的舞台,但她表示很久前就已经了解到这个项目:“学校里有很多师兄师姐都参加过广交会的志愿服务,他们觉得这段经历很有意义,不但能锻炼自己,还能为这场世界级的商贸盛会奉献力量。今年我也成为了一名广交会志愿者,能感受到志愿精神在不断传承流转。我们既要做志愿服务的践行者,更要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据了解,本届广交会志愿者中,00后的比例达到99%,05后的比例占60%,成为了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他们将用专业而热情的服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传递暖心的广州温度。

青年人担任“翻译官”,多语言连接全球客商

随着大湾区日益融合发展,本届广交会的志愿者中不乏港澳青年的身影。来自中山大学的叶泳伸是一名香港青年,她介绍:“作为一名香港青年,能在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参与广交会志愿服务,我感到特别兴奋!广交会是国际贸易的盛会,而大湾区建设为我们港澳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在这里,我不仅能发挥自己的双语优势,帮助海外客商对接资源,还能深度感受国家开放的脉搏,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让我对‘湾区融合’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希望未来能带领更多港澳年轻人服务这场盛会。”据了解,本届广交会多名港澳青年报名成为志愿者,他们将在现场督导、后勤保障、语言翻译等服务岗位上贡献青春力量。

除了港澳青年,在广州就读的留学生也积极投身广交会志愿服务。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40名留学生志愿者组队加入了广交会专业外语志愿服务队,成为提供外语翻译服务的重要力量。据介绍,本届广交会的专业外语志愿者达到83人,除了英语外,还涵盖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印尼语、韩语等小语种。来自孟加拉国的阮诗德Taz是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志愿服务队的一员,精通英文、中文、孟加拉语、印度语、乌尔都语5种语言。今年是她第二次参与广交会志愿服务,她说:“再次参与广交会志愿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一名留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特长帮助各国客商沟通、促进交流,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广交会是连接全球的桥梁,而我很开心能成为这座桥梁上的一颗小螺丝钉。”这些“青年翻译官”们用语言的“针线”,将广交会这个“中国第一展”编织成更具张力的全球贸易网络,语言的边界被专业的志愿服务消融,而大湾区连通世界的“国际会客厅”形象,也在每一次精准翻译中愈发清晰。

广交会邂逅全运会,“微笑广州”点亮双盛会

在广交会展馆周边,4个“志愿全运·微笑广州”主题志愿服务站既是为广交会客商提供各类帮助的服务窗口,也是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宣传预热的靓丽载体——在外观设计上融合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和体育元素。志愿驿站服务内容除了路线指引、办证咨询、语言翻译、简单医疗等常规服务项,还新增了赛事推广、营商宣传两大特色内容,为中外客商提供海珠商圈热门文商旅活动推介、跨境支付指引等服务,助力客商了解海珠区投资环境。据介绍,志愿驿站还将开展全运会相关运动项目的快闪活动,并设置运动互动小游戏,邀请客商参与体验,传递全运会的激情活力。

第137届广交会期间,4个志愿服务站将提供海珠文旅宣传地图、海珠商圈活动宣传册、境外便捷支付指引、网约车境外打车指引以及报刊等宣传物资,为客商们参加广交会提供各方面的便利与服务。

采写:南方+记者 吴雨伦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

【作者】 吴雨伦;苏韵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