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20:07:00
5月25日晚,随着最后一场展演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落下帷幕,2025年惠州市群众艺术花会(少儿艺术)以“文化传承+艺术创新”的双重奏鸣,为市民呈现了一场少儿艺术的视听盛典。
表演唱《荔枝谣》。
本届活动由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惠州市文化馆承办,全市7个县区联动参与,共输送52组舞台作品与115幅书画佳作,676名才艺少年以多元艺术形式展现湾区新生代的文化创造力。博罗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仲恺高新区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荣获优秀组织奖。
乐队演唱《莫家拳》。
本届赛事涌现多组非遗元素的创新作品,而且非遗传承“萌力全开”,4-5岁的萌娃演绎舞蹈《“盖”宝宝》将省级非遗项目盖子狮化为童趣肢体语言,乐队表演《莫家拳》通过“摇滚+非遗”的方式让国家级非遗项目焕新“声”,情景剧《非遗秀》通过戏剧化表演呈现惠州传统技艺在少年手中续传承,群舞《龙舟少年》舞出了新时代少年的英姿勃发、坚韧不拔,这些作品呈现了惠州非遗传承“幼龄化、趣味化”的新趋势。
幼儿舞蹈《盖“宝宝”》。
“我们的演员年龄全场最小,都是来自幼儿园中大班的萌娃。”舞蹈《“盖”宝宝》编创老师杨璐萍介绍,小小萌娃们很刻苦,日常训练时要跪着走路、在地上翻滚,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一次一次反复练习,最终演出的完成度也很不错,将盖子狮这项省级非遗的可爱形象展示给观众。
群舞《龙舟少年》。
群舞《龙舟少年》的主演周锦辰告诉记者,他们希望用中国舞这一艺术方式呈现中华儿女的阳刚之气、力量之美,通过传承非遗龙舟展示中华传统习俗。
群舞《瑞羽畲乡》。
惠州地域文化同样得到创意迸发,群舞《瑞羽畲乡》《瑶绣》以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为创作蓝本,用现代编舞技术演绎少数民族劳作的精髓;情景唱跳《迎“篮”而上》巧妙融入惠州体育文化元素;街舞《鼓纹·南岳破晓》将鼓面震动的“纹路”、传统国乐与潮流街舞有机融合,展现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无限可能;融合经典古诗和惠州童谣的表演唱《荔枝谣》以纯真童声宣传惠州荔枝甜香。
音乐短剧《眼睛,快跑》。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在现实题材演绎上取得深度突破,主题聚焦家庭教育的社会痛点,音乐短剧《眼睛,快跑》以一次离奇“失明”为切口探讨亲子关系,相声《好家风伴成长》用传统曲艺形式传播现代家教理念,彰显少儿艺术创作正向社会现实纵深拓展。
街舞《鼓纹·南岳破晓》。
惠州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少儿艺术花会参赛作品形式新颖、时代感强,在主题深度与创意构思上均有显著提升,充分展现了惠州少儿艺术普及成果。接下来,惠州市群众文艺创作者将全面推进惠州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水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受群众欢迎的本土文艺作品。
南方+记者 糜朝霞
通讯员 古佳蕙
注: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作者】 糜朝霞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