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7:46:00
央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记者 宓迪)一季度进出口“成绩单”今日揭晓: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实现增长6.9%。
“总的看,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14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受访专家认为,外贸新业态新动能持续发展、民营企业等外贸主体发展活力不减、与主要贸易伙伴合作关系继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望成为下阶段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
王令浚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情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了10万亿元。从月度趋势看,1月份进出口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增长6%。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增长5.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8%,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9万亿元,增长0.4%,占进出口总值的29%。
三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增长2.2%,高出整体0.9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51.1%。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71万亿元,增长7.1%。
四是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机电产品5.29万亿元,增长7.7%。其中,出口增长比较快的有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电子元件等;进口增长比较快的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
对于今天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佩忠认为,一季度我国出口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的4.9%加快了2个百分点。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动下的出口产品竞争力提升。一季度,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专用装备等高端制造产品以及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绿色制造产品出口实现了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多元化发展也为我国出口增长提供了支撑。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7.2%,占我国整体出口比重达到48.8%,其中对东盟、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等地区出口增速领先总体水平。
王令浚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平稳增长,发展的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呈现积极变化。其中,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强、产品性能优的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了中国外贸向‘新’而行。”王令浚表示,一季度,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7.6%,占据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国潮新品不断推出,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占比不断走高,一季度继续增长10.2%,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2.8%。
谈出口外部形势:“天塌不下来”
在当前外部挑战和压力增多的背景之下,如何看待下一阶段的出口形势?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了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展望下阶段,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仍将延续,给外贸带来一定的困难挑战,但也需要看到积极因素。”谈及未来进出口形势,刘佩忠在采访中表示,一是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动能持续发展,将为我国外贸拓展新渠道和新空间。二是民营企业等外贸主体的发展活力不减,将继续创新出口产品,积极拓展全球市场。三是与主要贸易伙伴合作关系将继续深化,我国与欧洲经济高度互补、利益紧密交融,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将不断增强。四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将释放外贸潜能,进博会、消博会等平台将推动优质商品进出口,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水平。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总体上看,在4月特朗普政府掀起全球贸易战、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的背景下,接下来稳外贸措施会显著加码,同时国内将有针对性的出台支持“出口转内销”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缓解外需下滑对出口行业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今年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面发力,特别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取向下,外部波动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可控。
央广财经记者亦关注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作为工作任务之一,各地、各部门稳外贸政策力度有望持续加大。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为鼓励和支持专精特新民营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波动和挑战,抓住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机遇,加快发展壮大,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海出台了建立服务企业走出去协调机制等多项支持政策;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广州市通过政府、企业、商协会协调联动,加快外贸企业优质产品拓展内销渠道,挖掘消费新潜力;东莞市于近日正式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计划全力化解外贸领域风险,降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稳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
“美对我滥施关税措施,严重侵犯我国正当权益、抑制双边贸易,对我外贸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在日前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国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帮助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