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最新发文促进民营经济 “6+6”专项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决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4 14:56:00    

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针对性实施系列专项行动和攻坚。5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我省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六个专项行动,开展六个专项攻坚。全力优环境、疏堵点、破壁垒、解难题,进一步激发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决心,更好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

《计划》定下主要目标,经过3年左右努力,全省民营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全省经济社会贡献度显著提高,经营主体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骨干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占比超过80%。

实施六个专项行动

1

经营主体培育专项行动

提升服务经营主体质效。加快推动个人创业、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拓展推出企业用工、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扶持、二手房转移登记等河南特色“一件事”,实现更多涉企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高效办。实行全程网办,打造全天候、无障碍智能准入登记模式。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涉企高频服务领域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互通共享应用。全面落实简易注销、普通注销制度。推进“证照联办”“一业一证一码”改革。

持续加强创新创业服务。鼓励和支持盘活国有低效闲置资产、废旧厂房等设施。打造“智慧岛”创业创新创造先导区,构建“空间+孵化+基金+服务+生态”全链条服务体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等携成果自主创业。

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加强“个转企”信息平台建设。允许“个转企”经营主体继续使用原字号、成立日期和保留行业特点,并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对首次纳入规模以上统计范围的企业给予支持。符合改制重组条件的“小升规”企业办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更名时,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免征契税,投资主体、经营场所不变的按规定免收交易手续费。

2

骨干企业培育专项行动

推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产收购、产权受让、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依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推行民营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制度,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和挂牌交易。

大力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发挥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机制作用,滚动接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两新”项目和省重大工程、补短板项目。

梯度培育骨干民营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对创新型、专精特新、“独角兽”、“小巨人”、单项冠军等民营企业实施精准指导和常态化帮扶,省市县三级分层分类做好服务。

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工业制造、建筑业、现代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支持搭建综合性数字赋能平台,促进产业链协同转型。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出海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培育,嫁接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合作资源,打造链式出海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3

市场平等准入专项行动

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不得“单外有单”。全面开展限制市场准入的显性和隐性壁垒排查,清理整治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

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聚焦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新业态新领域,对接落实国家准入政策,提高准入效率。对涉及重要民生领域的教育、卫生、体育等行业稳妥放宽准入限制,优化养老、托育、助残等行业准入标准。清理不合理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准入限制,不得在环保、卫生、安保、质检、消防等方面违规设置准入障碍。

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制定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实施方案,科学设置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建立统一联动的评估工作机制。2026年实现省市县三级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

4

维护公平竞争专项行动

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统筹协调、抽查、举报处理等机制要求,压实公平竞争审查主体责任,严格开展增量政策措施审查。

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持续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新能源汽车、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整治力度,查处和规制平台经济、自然垄断、民生保障等方面垄断突出问题。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围绕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突出问题,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一批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地方保护、所有制歧视等问题。

5

科技创新赋能专项行动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高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民营企业组建或参与建设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中试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国家级、省级各类非民营创新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设施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需求征集与榜单编制,重大科技项目指南编制要注重吸收民营企业意见,提升民营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比重。优化省级科技咨询专家库结构,增加民营企业专家数量。支持更多民营企业专家参与科技计划验收评价。

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对研发经费投入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补。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充分利用优势创新资源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民营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

6

合法权益保护专项行动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修订《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时制定河南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开展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专项治理。持续开展涉企刑事“挂案”专项清理行动。

依法严惩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违法犯罪。开展“昆仑”“剑网”等专项行动,依法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和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的经济犯罪。

开展涉企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开展重点案件(线索)评查核查,排查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执法等突出问题。

提档升级涉企法律服务。组织实施政法系统爱民实践服务承诺、“送法进企业”活动。

开展六个专项攻坚助民企解难

持续优化全省营商环境,全力帮助民营企业疏堵点、解难题。《计划》提出开展六个专项攻坚。

1

解决拖欠账款攻坚

摸清拖欠底数,分类综合施策,加强源头治理,严防新增拖欠,完善长效机制,强化督查追责。

2

整治涉企“四乱”攻坚

开展涉企乱收费、涉企乱罚款、涉企乱检查、涉企乱查封集中整治。

3

强化法治保障攻坚

做实依法平等保护,规范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精准适用失信惩戒措施,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

4

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攻坚

破除招标投标壁垒,加强招标投标监管,强化金融要素、数据要素、能源要素、人才要素和用地要素保障。

5

信用诚信建设攻坚

增强民营企业诚信意识,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体系,优化民营企业信用监管。

6

民营企业培训攻坚

开展新时代中原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培训;利用“豫商课堂”、惠企政策宣讲等,加强对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和有创业意愿群体的培训;坚持全省“一盘棋”,在专题培训、普惠培训、学员选调、资源共享等方面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

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