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0:02:00
从无人问津的夏秋茶树残叶到市场上备受青睐的“绿色黄金”,从传统炒茶工艺到纳米级茶粉精萃提取技术,在十里长山脚下,有一家科技型农业企业,它用科技赋能茶叶产业发展,以匠心耕耘,重塑茶业产业生态格局。今天,就和小编一起走进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去看一看那山脚下的茶园,是如何让一片茶叶焕发新的生命力。
西斛村坐落在十里长山脚下,在那里有一片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这就是镇江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走进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观以及绵延起伏的翠绿茶园。自2016年创立以来,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绿茶、白茶、黄金芽等多种茶叶的种植、生产与销售。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企业已建成标准化茶田1000多亩,并陆续引进了春归、紫鹃、白芽奇兰、中华3号等多个优质茶树品种。长期以来,主要以生产绿茶为主的本地茶园,每年的5—10月份,大量夏秋茶因市场需求有限而被放弃采收。为打破这一局限,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产业瓶颈,建设了全新的抹茶产品线,成为镇江市首家自产抹茶并拓展抹茶食品加工的农业企业,让原本被忽视的夏秋茶焕发新生,实现华丽转身,创造出更高的市场价值。
水木年华与南昌大学联合研发的低温酶解技术,成功将苦涩的酯型儿茶素转化为甘甜物质,使夏秋茶附加值提升至原有的280倍。凭借这一技术的创新,可以让广大受众品尝到抹茶的独特风味,目前,企业产出的抹茶粉每公斤售价超过200元。随着抹茶产业的投产,也带动了周边3200户茶农年均增收5.1万元,形成了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
袋装抹茶粉是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核心产品之一。该产品采用便携装设计,既能满足单次用量精准控制,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抹茶活性成分。除了直接冲泡饮用和作为天然着色原料外,抹茶粉还可以融入更多生活场景。
在稳定生产抹茶粉的基础上,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持续开展产品的创新研发,将抹茶粉与甜品、糕点相结合,精准对接了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抹茶文化的日益流行,企业紧跟消费者口味变化,推出了多款独具特色的抹茶产品。而每款产品,都注重健康与美味的平衡,尤其在甜度控制方面,力求为每位消费者提供更符合口味需求的选择。通过这些创新产品,企业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还成功拓展了抹茶粉的应用领域,赢得了广泛好评。
在深耕抹茶系列产品的同时,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秋季红茶生产上不断创新。通过引进优质茶树品种,探索独特加工工艺,他们赋予秋茶更丰富的层次与更好的香气,让每片秋茶完成从原料到精品茶饮的蜕变历程。
除了深耕夏秋茶食品应用,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积极拓展茶精粹日用品系列,依托先进科技,将茶叶的天然养护成分融入个人日常护理产品,先后推出涵盖洗发露、沐浴液、护发素等多款产品。企业研发团队经过精炼萃取茶叶内的茶多酚、叶油等活性成分,让产品具有更好的清洁能力和养护功效。
让一片绿叶变成富民增收的“黄金叶”,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既提升了茶叶产品附加值,也全力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先后创立了与“茶文旅”相融合的“水月雨”乡村特色旅游品牌,创新打造了茶园体验、木屋体验等农文旅项目,让游客在这里能够亲自感受茶叶采摘、炒制和抹茶糕点的制作过程,逐步形成了茶叶+旅游业+文化体验的新格局。在镇江市“金山英才”人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企业已建成茶旅融合研学馆10个、多功能展示厅2个、研学体验馆2个,系统构建了茶叶生产、茶衍生品加工、茶文化体验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从单一农产品到全产业链增值服务的转型升级。
在绵延起伏的生态茶园中,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新建了户外科普长廊等多种研学设施,为青少年提供了沉浸式学习体验,让他们在生态场景中真切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了年产各类高端茶叶2000斤、中端茶叶1000斤和抹茶800多斤的生产能力,在长三角、福建等区域拥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年总产值达到2500万元以上。企业抹茶系列产品的多元化应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新颖的产品,形式多样的产业发展也持续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致富。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把“三产融合”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方向,在茶树品种丰富,茶叶丰产丰收的基础上,持续提升茶叶的附加值,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茶产品和茶文化休闲体验,为地方茶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