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23:00
绵阳将再添两座口袋公园!目前,火炬西街“磁线公园”与飞云大道“嗨学·学径公园”已全面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夏季建成。
两座公园如何将科技元素、三线记忆与教育亲子主题有机融入城市更新?3月31日,记者来到建设一线,探访项目亮点。
在火炬西街街口施工围挡里,工人们正围着一株大榕树做地基施工,小型挖机灵巧的填挖土方,工地旁边就是中国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磁材工程中心原大门——绵阳三线建设时期代表性科研院所之一,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工地东侧紧邻火炬西街,大树之下草地点缀些许乔木,街头空间利用率不高,地块闲置情况较为突出。
这里正在打造的火炬西街“磁线公园”,占地5600平方米,包含全民运动、休闲科普、健康花园等区域,设计以大叶榕为轴心,以“磁感线”为空间设计语言,将科技磁场表现形式与城市生态功能、空间形态融合起来。现场围绕着大榕树设计了一处广场,在广场周边布置新建绿地、卫生间、管理用房等设施,形成“科技磁场+生态绿芯”的独特景观。
在飞云大道弘光路口绿地,记者看到,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正在施工,旁边就是一处幼儿园。
这座公园以学径公园为主题来打造,呈现安全、趣味、科普等特点。街角主标志入口区域,通过大型“云上独角兽”雕塑结合“Hi School”标志座椅,在街角打造学径公园景观。同时设置迷你花园,可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休息休憩区将集合遮阳、遮雨、座椅等功能,周边居民可在此休闲交谈。
两处口袋公园实施中均以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等实现市政公园建设海绵化。按照施工计划,两座公园将在今年夏季完工呈现。
在绵阳,有一种幸福叫“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记者采访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64处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生态休闲空间。市风景园林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今年的口袋公园建设中,各地将有机融合城市更新与海绵城市示范工程等,通过地块腾退、边角地整治等举措,盘活闲置资源,实施“微空间·绿赋能”行动,打造“推窗见绿、转角遇景”的生态网络,优化功能配置与景观品质,同步挖掘地域文化标识,强化城市记忆留存,推动人居环境升级和城市绿色能级提升。
(涪江观察记者 兰建春 唐韬 文/图)